无锡调查公司: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主要由提出主张的一方承担,即“谁主张谁举证”。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如果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举证责任倒置: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举证责任可以倒置,即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例如,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4。
证据的调查收集: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需要鉴定或勘验的证据等,也可以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举证时限:当事人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并阐明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明确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6。
证据交换:经当事人申请或人民法院认为必要,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交换证据的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
证据的形式要求: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时,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外文书证或外文说明资料应附中文译本。